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7章 刘备自忖利益先 (第1/2页)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留下割发代首美谈的人是——” 【a.曹cao】【b.刘备】 【c.孙权】【d.关羽】 “请两位,回答吧,记住,只有一次机会。” 姜维仔细地叮嘱道。 这题目的迷惑性挺大的。 尤其是其中一段引经据典的事情。 众所周知,关羽是世界上最喜欢看《春秋》的人,经常挑灯夜读,把眼睛都看近视了。 如果没有认真思考的话,基本上了解关羽的人,就会直接将关羽代入到那个执法官中去。 然后选项中又有刘备。 人往往会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 一个不注意,就会直接选择自己的第一印象。 看着选项,曹真和廖化都沉默了,第一印象太过于明显,不敢选择,也不想选择。 机会只有一次。 【孙十万】: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肯定是刘备或者关羽啊! 孙权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也会在上面。 江东一向不缺粮草,因为江东打仗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胜利,或主动进攻或防守反击,然后掠夺对方一大波的粮草。 少有的几次败仗,也都是在攻打江夏黄祖或者合肥的时候。 背景中也提到过,是在率军出征的过程中,他孙权率军出征机会不多,也就是在江夏和合肥这两个地方。 赤壁他都没有去过。 而出征江夏,那时候他是坐拥江东六郡,打一个江夏,只需要出动一郡的兵力就足够,用不了多少粮食。 打合肥,主力则是各大家族将领的私兵。 粮草对江东来说,倒是不怎么缺。等到夷陵之战后,孙权称王称帝,就算有出征的机会,也不可能下达各种斩首的命令了。 帝王有帝王的威严。 相反,曹cao和刘备就不一样了。 曹cao一直都在缺粮的路上,永无止境,即使曹cao最早开始了屯田。 而刘备缺粮的日子,就是在徐州以及新野的这一段时间。 只有这个时间段,刘备有着自己稳固的地盘,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受到各种掣肘,尤其是新野的时候,粮草完全受到刘表的控制。 【孙策】:关羽什么的,就算了吧,一看就是凑数的。 【孙十万】:非也非也,关羽怎么能是凑数的呢,要知道,刘备可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他破坏军规的一次,正是为了他的弟弟。兄长怎能保证,刘备在出征的时候,不是让关羽当主将呢? 和夷陵之战不同,夷陵之战的时候,诸葛亮、赵云、马超、魏延等适合指挥大军的人,诸葛亮和赵云是因为不支持出征,马超不值得完全信任,赵云的留存就是为了看住他,而魏延是汉中的门面,不能轻动。 刘备既算是赶鸭子上架,指挥大军,当然,更多的是,刘备征战一辈子,有自信指挥大军出征。 但与之相反的时候,刘备年轻的时候,还是很自谦的,刘备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当主帅,但,刘备是不会插手指挥的。 向来,关羽才是真正的主事人。 讨伐袁术的时候,关羽就是主力。 【关羽】:这紫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