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第213节  (第3/3页)
逢年过节还有小礼物。    所以即便一开始只招收十人,后续在工钱的诱惑下也还是源源不?断地有人前来询问。    时间流逝,抚育院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宋和璧和苏源商量,选择扩大规模。    做工的妇人从二十人扩招到一百人,且抚育院左右两边的院子都被买下,扩建成更大的区域,给?孩子们成长的空间。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提及抚育院,百姓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诸位官夫人人慈心善,官府做实事办好事,乃百姓之福。    对此,苏源等人统一口径,表示他们深受陛下的仁德爱民影响,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劳。    可?以说求生欲很强了。    转眼间,抚育院成立已有两年。    这两年里?,抚育院的名声早已打响,连弘明帝都有所耳闻,并力排众议同皇后在全?国各地建立抚育院。    经过发展变化,抚育院已变成收留被遗弃孩童的场所。    不?论男女,低于十五岁皆可?被收留。    满十五岁,且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就得?离开抚育院。    弘明帝在民间声望大涨,皇后也被称赞为当之无愧的国母。    弘明帝趁热打铁,又把三?个?守旧派从高位上薅下来,赶回?家喝茶遛鸟。    弘明帝心里?美滋滋,派人不?远千里?给?苏爱卿和他的夫人送赏赐。    当然,抚育院也曾遇到难题。    苏源发现,有心思不?正的父母故意把孩子丢在抚育院附近,并在孩子身上留下记号。    经调查发现,他们是打算日后等孩子长成,再凭着记号认回?。    这样既可?以省一笔养孩子的钱,也能靠卖儿卖女赚一笔卖身钱。    苏源当即将此事上报,经过多方商讨想出对策。    每个?被遗弃的孩子在被收养前都会签下契书?,若长大后被父母认回?,需要如数归还这些年所花银钱,未认回?则不?作计较。    自此,再无人敢动歪脑筋。    ......    春去秋来,转眼苏源来松江府已有三?年。    晨起?,苏源对镜正衣冠,宋和璧啧对镜描眉。    不?经意间对视,眼底俱是温情。    “可?以让人收拾行李了,月底咱们就该动身回?京述职了。”    宋和璧懒洋洋应了声,忽的手中一空。    苏源夺去她?手中螺子黛,俯身为她?细细描眉。    成婚两年,宋和璧一如既往沉浸在苏源的盛世美颜中不?可?自拔。    呼吸交缠间,正要亲密贴贴,门口传来奶声奶气的呼唤。    “阿娘娘娘!”    清脆铃铛声由远及近,一只粉色的团子骨碌碌滚进来。    第113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