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华夏货币史》  (第2/2页)
‘损耗’)。”    “就是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懂的都懂。”    旁边的李景隆闻言倒是精神了刹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精辟的提法。    姜星火已经懂完了,但是却没提解决办法,而是把问题抛给了两人。    “那你们想想,如何避免这些非正常的粮食损耗,让百姓不会在土地税收过程中,负担如此之重呢?”    朱高煦和李景隆对视一眼,都沉吟起来。    朱高煦很用力地挠了挠大胡子,显然这是他用来缓解焦虑的惯常动作。    “俺觉得,太祖高皇帝的办法就不错。”    “文官剥皮揎草、武将传首九边、百姓枭令示众。”    “军中也都是这般法子来立威的,效果挺好。”    “不真动刀子,光靠说没用的。”    朱高煦越说越顺:“实在不行,学学今上的‘诛十族’,这也是个好法子。”    “我就是诛十族进来的。”姜星火的嘴角微微抽搐。    “那最后一条可以去掉。”朱高煦连忙撤回道。    姜星火摇了摇头。    “不行,太祖高皇帝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样做不仅无益,一旦高压政策稍稍缓解,就会刺激官吏报复性地违反。”    姜星火又转向李景隆:“曹公子怎么说?”    李景隆心想,我又没真正去管过民事……但他的表情却十分镇定,出身高门又自幼好读书,培养出了他的一个优点——闭着眼睛也能开吹。    从这一点上看,他跟赵括真的很像。    同样是二代,同样的能吹。    “光靠杀戮是不妥的,若如此必定引发官吏新一轮的不满。而且这样一来,地方小吏便如洪武末期一样,不再服务于朝廷,只服务于官府,会导致大明地方混乱失序。而缺乏地方的支持和落实,是难以长久治理国家的。”    他顿了片刻,继续说道:“至于粮食损耗,这个只能从监察制度方面入手,应该尽快加强监督,防止官吏贪墨,譬如设置专门的巡粮御史之类的。”    “如果发现贪墨行为,立即严厉惩处......如今南直隶,乃至其他十三布政使司,每年因贪墨而消失掉的粮食都是海量,不可谓不庞大,确实需要整治。”    姜星火笑道:“这样的方法虽然不似高羽所提的简单粗暴,但依旧不足以根除弊病,毕竟人监察人的效果总是有限的。”    “你派巡粮御史去监察官吏贪墨,那谁来监察巡粮御史是否与地方官吏同流合污呢?”    姜星火说罢便翻了个身,看着身侧的两人道:“刚抛了个问题,算是你们的课前思考。那咱们现在就正式开始吧,今日的授课内容其实是《华夏货币史》的一部分。”    “当然了,《华夏货币史》本身的内容很多,一时半会儿也是决计讲不完的,所以其他内容都不赘述,只讲眼下能解决土地税收制度里粮食问题的东西。”    “《华夏货币史》?”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李景隆听了,忍不住低声嘀咕道:“好怪异的名字。”    他见朱高煦和姜星火同时抬头看他,连忙闭嘴。西湖遇雨的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