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危险人物  (第3/3页)
,外头这几天又闹刨根儿队了,我心慌。”    “没事,”齐玉露浑不在意,她从不相信那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她身上已经发生过最大的厄运,“你帮我浇花了吗?”    “挨排儿都浇了。”    “几瓢水?”    “两瓢。”    “不够。”齐玉露迈进阳台,端起水瓢,边淋水边擦拭花叶。    “晚上吃什么?”    齐玉露没说话,转身缓缓下楼,五分钟的功夫,拎上来一块大豆腐、一捆小葱和两瓶白酒。    齐东野看见女儿额发上坠满汗珠,她很少走得这么快过:“怎么了?啥日子?”    齐玉露眸子一动,笨重的腿忽地生动起来,跛态竟然形成了某种舞姿:“没啥,就是高兴。”    齐东野一臂拄着小厨房的门框:“是他出来了。”像自语,又像发问。    锅里的豆腐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让这一向死寂的屋子热闹起来。齐玉露洒下两勺盐,晶莹的颗粒可爱宜人,她把辫子一甩,得意地转过脸来:“我早就跟你说,我有预感,他那个人,不可能死。”    “这小子命真硬。”齐东野捂着胸口,一阵狂咳,咳毕,以手捂胸,长舒一口气。    “爸,我想跟他认识认识。”    “你徐叔没影了,”齐东野清了一口痰,“有人说他被刨了。”    齐玉露知道他的意思,倔强地说:“不是他,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疤脸。”    “唔,”齐东野轻叹一声,环顾四壁,矢车菊在夕阳下亮晶晶地发闪,“你想好了?”    “嗯。”她点头,没有半点犹豫。    父亲是在四十岁时确诊慢性铅中毒和神经衰弱,他曾是冶炼厂劳模工人,过度的奉献夺走了他的健康,光荣下岗以后,因职业病原因住进疗养院,而后工厂倒闭,积蓄散尽,便放弃治疗,归家等死。    母亲是在十年前去世的,那时双双下岗的父母穷途末路,母亲花光家里唯一一点钱,做了老大一桌子好菜,那是记忆里难得的盛宴(如果没有里面耗子药味儿的苦涩,简直可以超过1994年工厂联欢会上的集体年夜饭)。    不知情的父亲与我活了下来,而母亲却因为吃得太多而抢救无效,面色乌青死去。    这是齐玉露日记的一段回忆,笔触轻描淡写,近乎冷酷,仿佛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    夜晚来临,酒后一点微醺,隔壁的父亲已经响起鼾声,齐玉露早早铺好了床,却迟迟坐在书桌前。歪脖子台灯的光芒昏黄,照着她的日记本,或者说这其实是一部写满碎语的诗集——    2000.6.12.礼拜一.响晴    远逝之物卷土重生,困守岁月长河之滨的痴人复苏过来。你再度出现,我等了好久,终于没有落空。我要在三十岁之前认识你。刻不容缓。亲爱的郭发,我想靠近你,看看你的疤痕有没有什么变化。爱,像燃烧一样,把生命当zuoai的燃料。禁忌的烛火被风熄灭,只剩废墟,只剩黑夜。这个世界上,布满猜疑的冷眼,我愿意相信你,直到生命尽头。    生命,她用钢笔打了个圈,于是掩卷,便完成今天的随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