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4章 首次获200经验值奖励,这是传衣钵吗? (第3/3页)
八门,涉及各个医学领域。对周灿的手术知识面拓展有着巨大帮助。 一位外科医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主持这么多领域的手术。 特别是大小手加小手术,差不多让周灿重新对人体的构造、病理机制认识了一个遍。这种短时间内的全类别疾病学习,认知,以及手术解剖,好处难以估量。 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要好得多。 连贯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更全面的认知和领悟。 做了这么多台手术,预后都还算不错。 唯一让周灿有些遗憾的就是那位头面部巨大脂肪瘤切除手术患者,因为出现了无法避免的术后综合症,创口初步愈合后,已经转往内科继续治疗。 那位患者将来会怎么样,现在谁也无法保证。 明明手术做得很成功,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 这事让周灿耿耿于怀。 也正是这个病例让他意识到,医生的能力比想像的要更有限,遇到很多处理不了的情况都会显得无可奈何。 办公室内,柳老一脸轻松,笑容隐现。 周灿帮着把所有的积存手术病号处理完,甲乳外科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这四天时间,柳老带着周灿在手术室忙活,其他的主任医师们也没有闲着,尽皆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当中。 甲乳外科已经初步踏上正轨,前来图雅医院求诊的甲乳疾病患者,只要是外科能解决的,甲乳外科已经实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做到没有漏诊一人,没有让患者排几天队都看不上病。 整个甲乳外科的医疗工作井然有序。 给患者的体验相信是非常好的。 医生、护士们,也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快速适应自己的新工作岗位。一个个干得有声有色,都是格外卖力。 整个甲乳外科室显露出峥峥向荣的喜人局面。 “小周,这几天辛苦你啦!要是可以,我真想留下你在甲乳外科继续帮助这个科室发展、壮大。” 柳老知道,周灿去意己决,根本留不住。 雏鹰终有长大的一天,会去外面闯荡,不断磨炼,最终鹰击长空,扶摇直上,傲啸云天。 周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光会做手术,那可不够。 内科很难,却又是每一位名医必修的课程。 “谢谢您对我的厚爱,以后等我学成,肯定还有再来普外科帮忙的机会。内科的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这些知识全都是我需要深入学习的。趁着现在还是个规培生的身份,我想抓住机会进内科好好学习,为将来的行医铺平道路。” 周灿在重症医学科规培的三个月,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内科的重要性。 真正的医学,是起源于内科,而不是外科。 内科研究的是病理、药理,外科则是重技轻理。 华夏的中医,最早也是以黄帝内经、素问这些医学经典为基础,加以发展而成。 两者孰轻孰重,周灿心中亮如明镜。 如果因为外科领域展露出了非凡天赋,并且初步取得了一定成就,从而忽视内科的学习,这是舍本逐末。现在只是小打小闹还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将来真要让他独挡一面,弊端就会严重显现。 处处都会受到掣肘。 “你的想法非常好,而且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就迷失自我,在你这个年纪能有这份清醒的认知,极为难得。放心吧,我还没有自私到那种程度。这份普外手术记录,是我行医数十年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有手术思路,包括其中的一些失误,疏漏,全都详细记下来了。你拿回去,有空可以翻一翻,也许能从中有些收获。” 柳老行医超过三十年,在普外科虽然只是个副主任医师,但是手术能力极强。 这么多年积累的手术经验对周灿这种新人而言,无异于瑰宝。 厚厚的一大撂,足有二三十个装订本。 真难以想像,这全是柳老一笔一画记录下来的。 周灿站起身,双手恭敬的接过后,拿起最上面的一个装订本翻了翻。 对柳老的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每一台有记录的手术,或者诊疗中的疏漏,以及一些术前、术后的变故,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字迹工整,有的还配了图。 妥妥的就是一套医学著作。 几十年记录的心血,就这么无私的送给周灿,供周灿学习和参考。柳老是真把他当成了最亲近的传人。 “您的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拿回去,全部复印一份,然后再把原稿还给您。” 周灿感受到面前的这些资料,比一座金山银山还要更贵重。 “我老啦,再干几年就准备退休。这些笔记对我而言,已经无用。你看过后,如果觉得有些价值,可以留着给其他有潜力并且医德高尚的年轻医生。记住,以后不管你的医学成就有多高,传一些核心医术时一定不能传给德行不正者。” 柳老只对他提出了一个唯一的要求。江边鱼翁的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