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朝堂震动,诏命清查 (第2/2页)
进京,各种折色银进京,有一部分就是出产于官田。 “本辅觉得温阁老说的没错。” 毕自严眼神坚定,撩了撩袍袖说道:“过去户部就曾做过清查官田,清查火耗等事,可所取得效果却微乎其微。 依着各地所掌控的黄册、鱼鳞册等,按理来说征收的赋税,不该是这样的水准,只是每年所征赋税比例,却都相差很多。 现在孙传庭在河南那边,以赈灾行署的名义聚拢灾民,想稳定住河南的局势,避免河南出现像山陕那种情况。 可是却查出这等惊世骇俗之事来。 这的确不是小事情。 如果河南所辖的官田,真被清查出一批来,牵扯到宗藩、官绅等群体,那就代表着大明其他地方,同样也存在这等弊政。 如此朝廷每年正常所征赋税,至少被截留走数百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关系到社稷之本啊。” 韩爌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温阁老,毕阁老,你们可曾想清楚过,此事一旦闹大的话,会给朝廷,会给大明,引起怎样的风波?” 韩爌眉头紧皱,看向温体仁他们,掷地有声道:“本辅自始至终,并不反对孙传庭清查官田一事,毕竟侵占官田的行为,已违背大明的法纪,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惩不贷。 不过他孙传庭裹挟河南百姓,跟着他所设的赈灾行署,去闹出这等民情来,那此事就不那般简单了。 难道当初在万历朝,所生出的一些风波,诸位的心里全都忘了吗?” 做大明的内阁大臣,很难。 做大明的内阁首辅,更难。 一旦说大明所辖疆域内,出现任何大规模民变,且跟内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那就会背负沉重的压力。 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内阁接旨!” 而在韩爌话音刚落,文华殿外响起王承恩的声音,这让韩爌、温体仁、毕自严一行,相视一眼后,无不起身朝殿外赶去。 身着大红蟒袍的王承恩,手捧中旨,看到韩爌、温体仁他们出来,也不管众人是怎样想的,更不管众人是否行礼。 按着崇祯皇帝的意思,打开中旨,便朗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河南巡抚孙传庭呈递进京之奏疏,涉及河南所辖官田,着内阁、户部、都察院、廉政公署等有司衙署,抽调大臣,由内阁次辅温体仁带队,赶赴河南审桉,钦哉。” 一份近乎白话的中旨,随着王承恩的宣读,让韩爌、温体仁、毕自严这些人,在听到以后,无不揣摩到天子的用意。 河南的事情,闹大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王承恩捧着中旨,来到温体仁跟前,朗声道:“温阁老,陛下说了,河南清查官田一事,要是办不好,奉旨离京的诸臣,就不必再回京了。” “臣…遵旨。” 温体仁当即作揖道:“请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所能,会同河南巡抚孙传庭,查好侵占官田一事。”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