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85 (第1/2页)
”她之前画了一幅山水图,还用彩色着色了,但瓷器其实没法完全表达出来,山水图涉及十几种颜色,只有五种是时下瓷窑技术可以表达出的颜色,另外几种颜色完全没法达到这个程度,但她不着急,让瓷窑那边慢慢研究。她看的这个素净雅致的淡蓝色瓷碗,其中颜色便是山水图上需要的蓝色,工匠们一个一个实验,这款蓝色是当先解决的颜色,剩下的绿色、红色等,要解决技术问题,非一朝一夕能办到的。随后掌柜喜气洋洋地汇报了这半月来,自从这种蓝色瓷器上市之后,销量非常好,几乎追上了街头那家大铺子销量最好的一款瓷器。杨若惜不禁心中一喜,现在瓷窑的技术其实不够,因为许多种颜色没法在瓷器上面表示出来,所以她的山水图瓷器要现世,只怕还有得等。从致雅斋离开,杨若惜便打算前往瓷窑看一看,谭青和孙芳对瓷器这块不是很懂,不像柳荷和吕茜了解得多,如若是柳荷和吕茜跟在她身边,那只会比她更激动。马车晃晃悠悠地出了长安城,她掀开车帘,望了望不平的地面,心中想着,前日工部那边传来一则消息,说工部工坊已经研究出一种新产品,成本不高,可以修路,把路修得平平整整,而且不会那么容易被压坏。也不知这则消息是真是假,好像有商人跑去工部询问了,然后便没有后续传来。一个时辰后,马车来到了别庄,因为她经常来瓷窑,别庄上下及周边村民都认识她,但只知道她是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并不知道具体身份。瓷窑管事姓王,所以致雅斋掌柜叫他老王,两人本就是老相识,掌柜也是从瓷窑出去的,只是他在瓷窑坐久了,眼睛受过伤,不适合在瓷窑干活了,这才让他和另外一些不适合在瓷窑干活的青壮年进城在铺子里干活。王管事和一众工匠像献宝一样,捧着一件翠绿色的花瓶献给她,旁边柜子上还放着另外一只花瓶,两只花瓶颜色一模一样,当然细微处还有些许不同,但可以忽视。杨若惜轻轻接过后,说道:“不错,就是这种颜色。”它很美,这种绿色仿若早春枝头冒出来的嫩芽一般的颜色,一片生机勃勃,让人心里油然而生一股喜悦之情。王管事和众工匠脸上挂着自豪的笑容,或许一年前他们还只是整个大唐最不起眼、技术最差的工匠,但现在他们可以自豪地告诉世人,他们的技术绝对领先大多数瓷窑,等到他们烧制出东家要的暖春图花瓶,他们就将青史留名。“不用着急,有什么困难,大家一个一个攻克,你们现在已经很厉害了。”杨若惜依旧鼓励了一番众工匠,而后才在王管事的孙女的陪同下,在庄子上周围逛一逛。现在已经是七月底,田地里的庄稼都已收获,看到空着的水田,杨若惜才想起别庄交税的问题。王翠儿只知道别庄和周边的村子都已交了税收,至于交多少,她就不清楚了,好像听别庄管事说和去年一样。“交了粮税,大家还能有多少剩余,可以吃饱吗?”王翠儿歪头想了一下,点头:“没听叔叔伯伯说粮税多,说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