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在年代文吃瓜(三十六) (第1/2页)
乔卫国被乔老头儿坑去了锅炉房,最初的时候,他很沮丧。 在他想来,锅炉房就是个烧锅炉的地方,能有什么前程。 技术,学不到! 人脉,经营不着。 每天只能守着锅炉,跟同样只能蹉跎岁月的老师傅一起弄得灰头土脸。 但,当乔卫国真的去了锅炉房之后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这是什么年代? 六零年代! 一个讲奉献、讲牺牲,推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年代! 就是单位的领导,也不会天天下馆子。 吃食堂才是王道。 有些人,甚至连食堂都舍不得去,而是从家里带饭。 夏天还好说,早上带去的饭菜,到了中午还能吃。 可天冷的时候,馒头、窝头又硬又冷,根本就难以下咽。 若是赶上数九寒天,菜汤都能结冰。 为了吃口热乎的,大家都会把饭盒送去锅炉房。 乔卫国去锅炉房上班的时候,正好是深秋,天开始冷了。 每天都有各个车间的工人进进出出,主任、领导什么的,也会偶尔露面。 乔卫国:…… 在这小小的锅炉房,能够见到领导的机会,竟是比在车间里的都多! 好地方! 哈哈,乔老头儿自以为是在“教训”乔卫国,把他推到了坑里。 殊不知,这是把在后世堪称“社恐”(社交恐怖分子)的乔卫国放到了“天堂”啊。 去到锅炉房不到两个月,乔卫国就把机械厂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摸清了。 还跟自己选中的特定对象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关系。 比如—— “苏工,又带盒饭啊。” 快到中午的时候,乔卫国“恭敬”的请师傅去吃午饭,他则守着锅炉。 职工络绎不绝的把饭盒送到了锅炉房,乔卫国或是客气、或是热切的寒暄。 而这些人里,乔卫国明显对苏振华更为热切。 “嗯!” 苏振华四十多岁的年纪,皮肤白皙,五官端正,戴着黑框眼镜,一头有些乱的短发,却不显憔悴、邋遢。 他就像个专注于技术的贵公子,哪怕外表看着有些落魄,但一双眼睛却透着纯粹而灼灼的光。 “麻烦乔师傅了!” 苏振华穿着机械厂的工作服,却穿出了“时装”的感觉。 他气质儒雅,对乔卫国很是客气。 “哎呀,苏工,您真是太客气了,您叫我小乔就成!” 乔卫国一边接过饭盒,帮忙放到连接锅炉的管子上,一边笑着跟苏振华聊天。 “苏工,您今天有点儿晚啊,是不是工作不太顺利?” “不瞒您说,我读书少,就佩服您这样有才学、有技术,又有一腔报国热情的精英。” 乔卫国这话,也不全是恭维。 他是真的敬佩。 苏振华是老一代的留学生,在国外拥有了自己的技术专利。 但,建国后,他们听从了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的回到了一穷二白的国家。 苏振华还把家里的产业全都捐了,只留下了一栋房子自己住。 ……这样的牺牲,乔卫国是做不到的。 但他会敬佩能够做到的人。 除了敬佩,乔卫国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苏振华是真的技术牛人,也是真的博学多才。 只外语这一项,人家就精通俄、德、英三国语言。 自己若是能够跟他学上一星半点儿,肯定受益无穷。 当然,整个年代比较特殊,会外语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但,这事儿吧,也要分人。 苏振华是大资本家,身份上有瑕疵。m.zwWX.ORg 他乔卫国不是啊。几代贫农,绝对的根红苗正。 他若学会了外语,就有可能成为机械厂的特需人才呢。 另外,除了学习,乔卫国还知道,苏工家里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苏安娜今年十九岁,正在读大学。 才貌俱佳,秀外慧中。 这个年代的土著,会嫌弃苏安娜出身不好。 但乔卫国作为后世穿来的人,却不会这么“短视”。 资本家大小姐啊,都不是后世的富二代、白富美所能比拟的。 人家苏家是名门望族,苏安娜应该算是“世家女”! 这样出身的人,在后世,是乔卫国根本无法高攀的女神。 存了多种小心思,乔卫国对苏振华也就格外殷勤。 苏振华是个技术宅,颇有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但他不傻,能够感受到乔卫国的热情。 不过,苏振华没有多想,只当乔卫国是真的渴望知识、敬佩人才。 对于这样好学的人,苏振华这样的知识分子都有着“好为人师”的习惯。 “你想学外语?” 苏振华纯粹又直接,不会委婉那一套。 乔卫国:…… 虽然略有不适应,却还是用力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