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_分卷阅读50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01 (第2/2页)

齿地一拍大案喝道,“传令各军加速前进,不在鄯州膳城停留,三日内出关!”

他震怒之后脸色恢复了冷然,杀气顿时在大帐中蔓延,比破口大骂的时候还要让人害怕。连不动声色站在角落里几乎要被人遗忘的三娘也不禁转头看向薛崇训,三娘很熟悉薛崇训的这种残暴冷血的表现,她亲眼见过不只一次,不过之前已经很久没有见他这样了。

“王爷三思!万万不可!”好几个幕僚几乎异口同声地劝道。倒是张九龄没说话,他是刚和薛崇训共事,还需要在经历应变的大事时观察一番薛崇训才能上下磨合。

王昌龄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他有什么建议都是直说,当下便劝道:“薛郎息怒,三思后才决定大事。吐蕃军五十万人马,而今陇右能机动出战的也就咱们神策军一万二千人,从古到今,未闻在旷野摆开决战能以一敌五十倍的战例……”

薛崇训冷冷地平铺直叙道:“我现在冷静得很,作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无论权衡多久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帐中的人都瞪大了眼看着他,晋王疯了?

薛崇训回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三娘,说道:“我这个近侍以前说过一句话,杀|人重要的不是用什么利器,而是一颗杀|人的心!纵使神策军只有一万二千人,我照样用它斩墀德祖赞!”

第六十六章熟果

神策军在鄯州附近时停了下来,薛崇训下达了一个军令:出关击敌,因寡众悬殊自愿者同往;不愿意者亦不惩罚,留在鄯州等候便可。

薛崇训这厮喜怒哀乐无常,有时候纳谏如流貌似虚心;有时候想做什么事了就刚愎自用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任幕僚如何劝谏也是无用。王昌龄张五郎等人在军中说话很管用的旧部比较了解他,见此状况情知多说无益了只得赞成出击,毕竟军权在他的手里。

几乎全部将领都自愿出关,特别是高级将领根本不需要犹豫,哪怕出去是个死也要满心欢喜地去。他们是薛氏派系的人,不跟薛崇训意味着被抛弃。相比战死沙场,被社会和自己人抛弃更加悲惨。因为就算在外域遇到绝境,家乡总是能记得他们的功劳和荣耀,妻子父母便能受到朝廷庇护。

因将领尽数拥护,薛崇训便率主战兵力前行,将辎重和文职官吏留在鄯州。王昌龄、张九龄等文官书生出身,手无缚鸡之力跟着去帮不上忙反而碍事。

鄯州官吏在刘讷的率领下到大道旁迎接文官辎重,同时犒军送别,神策军主力不打算进城了。

相互礼节了一番,薛崇训便在马上说道:“我三日之内便出鄯州寻犬戎决战,就此别过,待回师再把酒言欢。”

就在这时王昌龄突然喊道:“薛郎留步,我有一事相问。”

身边的众将都看了过来,以为是什么要紧的建议,听听也无妨。此时古道上铁甲如云刀枪如林,道旁许多穿长袍戴轐头的文官,风沙呼啸中真真一个壮丽的古风场面。

王昌龄翘首迎风,打拱道:“那日在凤池(宫廷)薛郎醉吟一首,只唱了上阙便醉倒了,我一直想知道下阙的词,可一出长安把这茬的忘了。”

“什么?”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