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_分卷阅读5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78 (第1/2页)

    是城中的文官召集低级将校稳住了军心,这才能坚持下来”他心道宋明时期也是文官带兵,文官虽然主要修诗典籍,也不是一定就不能指挥大军打仗

众人都疑惑地点头应付,有人说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只等城中有突围而出的信使回来就知道了他们兵力不足苦守城池,定会想办法派人出来催援兵的”

张五郎道:“既然西城还有希望,咱们于情于理也不能坐视不顾,如果能守住此镇,我军的纵深就大,形势会变得加有利我建议尽快调兵增援,与西城守军里外呼应击退突厥人”

薛崇训听罢毫不犹豫地赞同道:“五郎所言正合我意,有西城为据点,对我主力出击与敌正面对决大有裨益即可下令,命令已集结的马军各部整军备发”

战场瞬息万变,适时作出反应才能适应形势需要薛崇训部并不拖延,干脆果断地就出兵

时关中军三万,留了五千步军在中城守护安北都护府,其余二万五千人加上从中、东二城调集的马队近万人,组成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大军,由薛崇训亲自率领,以张五郎殷辞等嫡系心腹为副,加上关中军数十员大将节制各部,一众人马便浩浩荡荡地出中城,径直向西城驰援

大军方行了一日扎营,果然就遇上了从西城趁夜突出的一小队轻骑这几个报信的人得到了薛崇训的亲自召见,并在大帐中设了酒rou赏赐以示嘉奖西城兵勇的顽强

他们中的一个带队的抱拳道:“卑职等受西城中军之命出城求援,今见晋王已发大军西来,我们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西城中军?”薛崇训很有兴趣地问道,“是在主持城防?能在毫无准备亦无兵权的情况下镇住各军苦战,倒是个人才,真是危难中方显英雄本色啊”

薛崇训这么一提,信使立马就来了劲,钦佩之色溢于言表:“李公子正是如此的人,有勇有谋,西城这回没有他早就破了初时众军觉得他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模样年纪又小,表面上勉强服从军令,心下都不怎么踏实;可是不出一日,李公子便料事如神,他说要注重设防的地方都有突厥兵猛攻,众将稍服有一回北门打得十分辛苦,城上的兄弟死了六七成,突厥兵已经攻上墙了,李公子提剑率兵杀上去勇不畏死,又把墙夺了回来……”

“谁家李公子?”薛崇训问道

信使道:“名讳李适之,宗室之后”

这小子实在太偏门,薛崇训对历史上“四明狂客”这种名号也记不住了,愣是没想起是李家哪一脉有个叫李适之的人才他便转头看向二龄

张九龄不动声色地说道:“太宗曾孙,常山愍王李承乾孙常山愍王在太宗时任太子欲夺位,遂被罢了皇储,那一脉便一蹶不振,后来在各朝亦不得志”

果然还是张九龄这种一门心思走仕途的人才对当代政治了解得很深,各种细节都记得清楚

“哦……了解了”薛崇训点点头

那信使还未尽兴,将李公子如何暂领军权,如何号令诸军布防作战,各种大小事都滔滔不绝地说了出来,甚至可能有的“故事”还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

他说得起劲,但薛崇训的表现并不热心,只是微笑地听着,既不打断别人的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