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9 (第1/2页)
贵及大员设法结jiāo,一时hún得风生水起。这应该是xìng格的因素,也难怪贺知章五十多的人了jīng神头还那么好,看得开的人心境便不同。他先不管什么水力锻造之类的技术问题,最先打听的反而是谁在薛崇训面前推荐的自己。听说是苏晋之后,他便“哦”了一声,颇有些感叹地当着家人的面yín了几句诗:“茕茕白兔,东奔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关系nòng明白了,然后才是那具体的正事。还好当晚苏晋就坐不住简行而来拜访,与贺知章说明日要谈的东西,好让他多少有个准备。苏晋看起来有点忧心,贺知章却乐呵呵地说:“这回是我第一次见薛郎,久仰大名总算能亲眼见到。”苏晋正sè道:“那机关之物,你无论如何非得办妥不可!”第七十二章尖刀贺知章答应了轻松,反而让苏晋隐隐感到有些担心,兴许经历过风làng的人总是直觉过于敏感。不过次日薛崇训接见贺知章时,苏晋旁听了内容后就渐渐放心许多:贺知章特意提到让薛崇训授权干预北衙军器监一事。在唐代民间也拥有障刀等兵器,但官府照样有兵器管制,特别对盔甲管制较严,严禁sī人拥有,律法规定sī藏甲胄者无论是不是成品都一律定罪。所以贺知章只有通过军器监后名义上才能合法;再者北衙军器监甲坊署与南衙完全是两个体系,他就算品级高也没法chā手军器制造,不过有了薛崇训的授权就不同了。从这个细节上判断,苏晋觉得他还是有所准备和考虑的,倒也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军器监的长官称为监,但并非宦官,同样是位列百官的职位,此时朝廷的宦官权力还伸不了那么长,与后期宦官监控各署不可同日而语。军器监下属四个衙mén(弩坊署、甲坊署、都水监、诸津,其中甲坊署便是管理盔甲制造出纳等事的。甲坊署令名叫曾进,是个正八品下的小官。贺知章找着他后拿出盖有亲王国官署印信的手令,说是晋王亲自下令办的事儿。这种手令要是放作平时完全没用,一个亲王有啥权力管北衙的事儿?不过曾进也是明白人,北衙不是直接听命皇权么,现在宫廷里说话算数的是谁家?曾进只愣了片刻,就痛快答应贺知章全力协助他办差。再说六部的官管不管得了他是一回事,礼节上的上下又是另一回事,朝廷有品级制度的,曾进自称一句下官,甲坊署在这件事上就几乎听命于贺知章了。“批量制作甲胄?需要多少副,各为什么类型,时限几何?”曾进听完贺知章的话便立刻说道,“这种事儿有调拨经费等干系,王爷最好还是先通过政事堂下文,手续齐全咱们才好顺利施行。”贺知章皱眉道:“你没听明白,咱们不是要立刻做出来!如果真需要做出几千上万副盔甲,王爷怎么能写一张手令就了事?”“也是……贺shì郎言之有理。”贺知章道:“咱们要干的事儿是改造扩建那些工匠作坊,使之能缩短批量制作甲胄的时限。我问你,制作一套铠甲需要多少时日,平日修理护养又要几人?”曾进答道:“新作一副需要两百天,如若破损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