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9章 四凤绕梁仪的东凤滴水 (第1/2页)
唉。 在网上认识大半年,终于今晚视频奔现了哦。 李千帆看着屏幕里的如花老铁,重重的叹了口气。 那边的光线很足。 毫发毕现—— 李千帆眼珠子随意滚动时,甚至都能看到床头柜上的小闹钟。 很眼熟。 那不是虫虫为他买的兔子闹钟吗? 怎么会出现在后院呢? 闹钟时间是凌晨两点—— 东土这边是凌晨两点时,东洋则是凌晨三点。 凌晨三点的这个时间段,基本大多数的人,也都在梦乡中徘徊了。 可在某处密室时,却有数名年龄六七十的老者,正在神色严肃的,低声商议着什么。 他们面前的榻榻米上,还摆着一张地图。 这是一张电子地图放大后,再打印出来的。 可看到地图上的村落,甚至村落中的理发店,小吃馆的坐标。 总之就是精准度很高。 这张足有一米半见方的地图,三分之一是陆地,三分之二的海洋。 陆地上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海洋则是看上去,很普通的海洋。 不过在距离陆地的实际距离,约有十二海里的水面上,却被用红笔画了个圈。 那个圈的四周,还有很多向外辐射的红线。 看上去,就像太阳向外散发着红色的光芒,也特像某个国家的军旗。 除了这幅大大的地图外,还有个古色古香的黄铜罗盘,以及由能工巧匠设计出的地震仪。 罗盘就没必要多做介绍了。 就是摸金校尉寻龙探xue时的家伙,和洛阳铲,黑驴蹄子以及蜡烛,并称为盗墓四宝。 地震仪得简单介绍下。 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地震仪,就是东汉时代的张衡,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计算,才做出来的。 张衡的地震仪,是铜铸的,形状像一个酒樽。 地震仪的四周有八个龙头,龙头对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 龙嘴是活动的,各自都衔着一颗小铜球,每一个龙头下面,有一个张大了嘴的铜蛤蟆,仪器的内部中央有一根铜质"悬垂摆",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还有巧妙的机关。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要比欧洲创造的类似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 可惜的是,东汉地动仪早已失传,我们看到的地动仪,都是后人根据史籍复原的。 摆在这间屋子里的这个地震仪—— 虽说设计原理,和张衡的地震仪完全相同,但形状却小了很多,只有篮球那么大。 而且四周也没有八个龙头,而是四只凤凰! 四只凤凰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风口里也没有小铜球。 但在四只凤凰的下面,却同样有四只蛤蟆(青蛙)。 四只凤凰全部展翼,围绕着整个地震仪。 整个地震仪,则成为了一根华表那样的柱子。 这个地震仪,其实并不叫地震仪。 而是称之为四凤绕梁仪! 这个四凤绕梁仪的设计和命名者,是一个长有白须的老者。 老者姓蔡,名蔡旺祖,来自东土岛省。 蔡旺祖及其师爷和师父,都号称是中原正宗的玄门宗师。 因其精湛的玄门之术,被岛省视为国宝级的人物,再加上其姓蔡,因此很多人都称呼为蔡太师。 “蔡太师。” 本次密会的东道主,鸟机八万义满脸的凝重:“您今早忽然急匆匆赶来东洋,是不是因为,您也察觉出了四凤绕梁有变?” 蔡旺祖点头,皱眉端起了茶杯。 在座中来自汉城朴飒率,也皱眉说道:“其实早在接到蔡太师紧急东来的消息之前,我就察觉出了,四凤绕梁的气场有所变化。” 蔡旺祖缓缓的说:“朴先生,请你先说一下你的发现。” “那我就献丑了。” 朴飒率抱拳客气了下,说:“早在五天之前,我就距离青瓦建筑最近的海域,每天早晚时的潮汐变化,敏锐察觉出了四凤绕梁的生机,正在逐渐的减弱。” 顿了顿。 朴飒率解释道:“我之所以选择距离青瓦建筑最近的海域,那是因为我能力有限。必须得借助青瓦建筑的龙气,来观察潮汐的变化。” 蔡旺祖和鸟机八万义等人,都纷纷的点头。 能让来自宇宙国的人,自己承认自己能力有限,这确实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朴飒率皱起眉头,死死盯着地图上的那个圆:“刚发现潮汐带来的生机减弱时,我还是很奇怪的。毕竟我们的局,才在仓促间刚刚启动。就算能起到效果,也不可能有如此显著的效果。因此我觉得,我可能是判断失误,并没有告诉大家。但今早我再看潮汐时,却。” 说到这儿后,朴飒率故意停顿。 这他娘的,就是在故意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