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财政 (第2/2页)
廖立摇了摇头,说道:“王奉、张展已经供认不讳,而江原县长朱游拒不认罪?” 闻言,刘禅看向廖立,问道:“江原县属吏可有盘问?” “启禀陛下,江原县属吏多数有言县长朱游贪墨官谷,而唯有主簿常播、杨玩二人言辞一致,认为县长朱游并无贪墨官谷。” 刘禅微微蹙眉,继续问道:“可有证物?” “朱游家中并无官谷。” 刘禅脸色微冷,说道:“时过二月,至今人证口供不一,又无物证,如何能评断朱游贪墨官谷,莫非荒唐之事乎?若是不假,为何不能核查清楚。” “传令。”刘禅站起身子,大声吩咐道:“令谏议大夫费诗严查此事,务必在朕东征之前,水落石出。” 官谷贪墨,一是涉及到犯罪人是官吏,二是贪污上缴中央的官谷,故在大汉是砍头重罪。此次又是发生在天子脚下的江原县,历经了二个月没有进展,不得不让刘禅注意。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毕竟朱游是否真贪污官谷,归根到底还是吏治,不能马虎。 “诺!”廖立应道。 刘禅挥了挥衣袖,坐回榻上,拾起了笔,顺口问道:“大皇子到何处了?” 刘禅北巡北地郡,自领单于后,特意留下刘璿在凉州及关中理事学习,并让他协同张就、杜恕、吕乂等凉州地方及北台官吏管理编撰《道国律》。 在张皇后去世前后,刘璿曾回朝送葬。后刘璿又北上北地郡,替刘禅巡视北疆诸胡部,以拉拢鲜卑、羌人诸部。这次元旦让刘璿回朝,乃是欲册封他为太子,彻底确定名分,以为督国理事。 殿下,廖立放下搁笔于架上,说道:“启禀陛下,大皇子行至汉中,问候上丞相后,又从汉中南下,元旦朝会,将能还朝。” 刘禅翻开奏疏的手停顿片刻,说道:“上丞相以为如何?” 廖立微微颔首,说道:“上丞相评曰‘大皇子严明理政,长勤国事,短于兵略。让其平定乱世,略有不足,而若天下安定,必能为明君也。” 顿了顿,廖立低声说道:“臣听费祎曾言,大皇子侍奉上丞相左右,形影不离,昼出晚夜,上丞相甚爱大皇子。” 刘禅轻笑一声,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他还是很满意的。 刘璿自从北上修律之后,对于律法甚是痴迷。修《道国律》期间,不辞辛苦地前往武威郡,向武威太守律法家杜恕请教律法,与驸马爷杜预寝食同住,甚是亲密。 后至关中跟随诸葛亮左右,又学习了《韩非子》《管子》二书,西北政务皆有涉猎。如此勤奋刻苦,大概与其母王夫人的言行教导及师父张温严格要求有莫大关系。 经诸葛亮考察之后,对刘璿的品行赞不绝口。更让诸葛亮喜欢的是刘璿精力旺盛,有自己卷王风范。 刘禅摊开奏疏,澹澹说道:“大皇子能力未达,还需历练,不可过分夸赞。上丞相与朕往来谈论之言,不可外泄。公渊,切记之!” “诺!” 五旬有余的廖立,也不像早些年自恃才高,外放狂言。如今的他经历世事,成熟很多,性格内敛一些,也能收得住秘密。就是常年跟随刘禅身侧,四处奔走,身体差了些许。 (今天有事只能一更)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