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  (第2/2页)
上。    毕竟大哥是因为去了他藩地巡视后,回来才染风寒病逝的。    这番虽有作态的嫌疑,但对于大哥朱标,朱樉也是极有感情。    毕竟大哥在临终前,都在规劝父皇,谅解自己。    朱樉心中,对于大哥的病逝很是内疚。    或许正是因为朱标在临终前的求情,朱元璋虽对朱樉没有什么好眼色,但也没有严惩。    “王爷,这般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京师亲王府内,次妃邓氏依偎在朱樉肩上,有些委屈的说道。    自从来到京师,邓氏就感觉自己如同笼中鸟一般,再也没有藩地那般自由,做点什么事情都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等些时候吧,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父皇不开口,我能有什么办法,待大哥下葬后,我再去探探父皇口风。”    朱樉看着邓氏精致的面容,心生怜惜安慰道。    “哼。”    邓氏轻哼一声,别过头去,显然这个回答很是不满意。    她是宁河郡王邓愈之女,从小锦衣玉食。    从藩地肆无忌惮,到京师小心翼翼,其中的落差让她很是烦躁。    不过如今,在京师邓氏也没什么依靠。    父亲邓愈卫国公,于洪武十年,班师回朝途中因病去世。    她的兄长邓镇袭申国公,于洪武二十三年,受到李善长牵连被杀。    所以现在的邓氏唯一依靠,也只有朱樉了。    “我的心肝儿,你可别生气了,我这不是也没办法可想嘛。”朱樉继续安慰道。    “你可别说这个,之前让你去召个厨子回来,都办不到,还说这些。”    邓氏娇哼一声,再次别过头说道。    “那可是老四的产业,昨天我还听说,就连老三家的世子都亲自去请人到府邸上去了。”    “现在咱们谁也得罪不得,老三和老四的矛盾,你也知道,这要是插进去,平白遭殃可就不好了。”    朱樉连忙解释道。    平安茶楼的早点很出名,但却没有人去搞什么坏心思,就是因为常人不知道,但勋贵们还能不了解?    那是燕王朱棣的产业,谁要是敢去捣乱,恶了朱棣的面子。    陛下肯定是向着自己的儿子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日子还要怎么过下去。”邓氏小嘴嘟嘟,生气的说道。    朱樉犹豫再三,最终牙齿一咬的说道:“我把那茶楼的东家请过来,让他给爱妃做最喜欢的糕点,这番可好。”    “哼,这还差不多,他家茶楼早点做得那般好吃,糕点肯定也不会差。”    邓氏说完,这才重新依偎到亲王朱樉的怀里。    她并没有考虑,做早点的厨子,能不能做糕点。    ........    安南边境,群山之中。    一辆有些奢华的马车,缓缓前行,前后有熟食骑兵守护。    某处山坡上,有数名大汉正在眺望。    “大哥,咱们这是要把人劫到哪里去呢。”一个长得大胡子的大汉,不由对前排的大哥问道。    “有消息传来,东家在京师,自当是劫到京师里去。”大哥头也不回的说道。    “可是大哥,他们好像也是去京师的。”后面的大汉不由说道。    大哥闻言,不由楞了下,随即呵斥道:“蠢货,他们自己走,跟被我们劫持走,这能一样嘛?”    “叫你读书你就睡觉,这般道理都不动。”    被训斥的大汉不敢顶嘴。    大哥看完后,问道:    “咱们现在有多少兄弟过来了。”    “约莫百骑。”    “够了,通知兄弟们,寻地设伏,明日动手。”    “是,大哥。”    .........    ps:家人们,新书排行榜,被挤出前十了。    知道这个消息的我,很慌。    求一波支持,夺回阵地。执笔见春秋的大明皇长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