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5章 经委 (第1/2页)
经委可能有点陌生,经贸委总有点熟悉吧? 对,经委就是经贸委的前身,而经委是建国以后,大力推行工业改革的时候建立的部门。 它的建立,比供销系统还要早,而且触及的范围更加广泛! 在计划经济的时候,经委的权力相当大,从生产队、人民公社到县政权叁级所有,工业产值、利润率、技术改造、贸易等等,都归经委所管辖。 换句话说,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国企任何活动都要经过经委。 供销社是怎么建立的呢? 最初由几名社员建立,你家出几个鸡蛋拿来卖,你家有多余的面粉拿来卖,久而久之,形成的这么一个社会供给系统。 ‘本人的爷爷是第一代供销社社员,他老爷子亲口说的。’ 改革开放之后,集体经济改革,国家分割了一些职权出去,质检、工商、商务等,然后成立了经贸委。 经贸委没听过的话,那一定听过工业信息部吧? 对,这就是经贸委的前身。 零八年以后,经贸委取消,变成了工业信息部。 八七年,经委还在,梁欢在报纸上看到的三产,就是经委的! 经委大院、经委门市部,七零后应该印象深刻,八零后还有点记忆,九零后估计没几个知道的。 经纬门市部,就是响应三产,自给自足的产物。它就像是当年的电业局,你能发现电业局里还卖空调一样的道理。m.zwWX.ORg 九十年代买空调,不是说买就能买,那时候电力紧张,你得交增容费。但你在电业局买空调,可以免部分增容费。 卖空调,就是电业局的三产,也就是第三产业。当年格力的董小姐没少跟电业局打交道,就是因为此。 言归正传,国家鼓励三产,预示着供销系统崩溃的开始。因为经委掌握的资源更广,它和供销社一样,拥有从村到镇、县、市相同级别的划分! 梁欢对经委门市部有很深的印象。小时候,跟着mama去经委门市部买过暖水瓶的。 经委门市部,跟供销社百货大楼是同一个路子,除了土产杂品其他的全卖。 梁欢让刘世德和王长生带路,来到了中州经委大院。 一番打听之后,梁欢确认,经委已经开始了第三产业。而且,市经委已经划出市中心的经委大厦,作为和供销社百货大楼抗衡的主要战场。 负责组建经委百货大厦的是一个叫王建国的总经理。 梁欢三人打听着就去了。 来到王建国的办公室,对方正在一大堆文件里翻找着,头也不抬的问道:“说,来干嘛。” “王总您好,我是河东省洁神日化的总经理,梁欢。”梁欢上前双手递过自己的名片道。 王建国头也不抬,点头道:“放这儿吧。” 梁欢一看,这能记住什么呀。他还是照对方的话,把名片放在了桌上,顺道看了眼对方手里的文件。 写的是如何建立经委百货大厦的。 从文件的内容可以看出,经委建立三产很是高度重视,但字里行间透着那么一股不自信。 这是正常的,在供销系统这个早就存在的巨无霸面前,谁都得打怵。 梁欢看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