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一大笔钱到账  (第2/2页)
已经准备了早膳,早膳很简单,几个馒头,一碗rou汤。    皇帝的早膳也是如此。    “如何?”    高俅先拿出招供书:“都招了,这是招供书,这时王传庆和张甫提供的名单,这些是臣连夜派人在他们府上搜出来的田产、房产、账本。”    好家伙,看来高太尉是一晚没有合眼啊!    看着高俅顶着两个大黑眼圈,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忧国忧民的良臣。    这老小子在中间拿了不少回扣吧!    这事赵宁也不多问。    他仔细看完这些,不由得震撼。    他主要看了几点:    一、田产,这是生产资料。    二、商产,这是钱。    三、房产,这还是钱。    好家伙,最少的田产也有3000亩!    平均数在4000亩,一共38个官员,15万亩左右啊!    假设,一户普通之家拥有10亩田养家,15万分下去,就是15000户,每一户平均5人,至少可以养活七万五千人!    七万五千人的生产资料,被38个人牢牢握在手中!    这反映出了如今大宋朝最真实的一面。    还有商产,嘿,好家伙,把茶叶和盐,卖到北方?    北方?    说的是卖到之前的北方三镇(太原、中山、河间)!    赵宁问道:“高俅,他们把茶叶和盐卖到北方,是卖到了边关,还是已经过了边关?”    高俅微微一怔,官家,这不都写着吗?    但他又立刻反应了过来,既然都写清楚了,官家还问,那说明……    高俅答道:“虽然他们说是卖到了边关,但据实际情况来看,只要越过边关,茶叶的价格可以翻三倍,臣认为,他们绝对向辽国和金国卖茶了!”    北宋时期,北方还没有种植茶,茶可不是大宗商品,它还算权贵阶层消费的奢侈品。    还有盐,盐是大宗商品,而且是必需品。    吃菜不放盐,如同嚼蜡。    赵宁怒道:“这群人胆子也太大了!胆敢跟敌国做买卖!”    这事搁在以前宋辽,倒也没什么,两国是兄弟国,也有互不侵犯的澶渊之盟,边关买卖太正常不过。    但此一时彼一时,此时是欲亡大宋的金国。    “高俅。”    “臣在,这些人的案底备录了吗?”    “已经全部在皇城司备录。”    “好,移交给大理寺,刑部,让御史台的人也参与进来,三部会审,这事你来去安排,你速速去。”    “臣领旨。”    高俅领旨便退出文德殿,他知道,三部会审只是走流程而已,罪名基本上在昨夜都定了,至于处置结果……    高俅也不敢想。    “回来!”    “官家,还有何事?”    “王寻案里,还没有查到郓王?”    “这……官家恕罪,郓王王府的管事,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看来郓王办事滴水不漏啊!    难怪可以考状元,郓王的智商绝对在线的。    “去吧。”    高俅出了文德殿,捏了一把冷汗,毕竟这38个官员中,有牵涉到官阶很高的,甚至还牵扯到一个宗室。    太宗玄孙,濮王赵仲理!    这厮在都茶场私拿了不少茶引,价值达三万贯!    够三万大军两个月的俸禄了。    那这38个人一共的总资产是多少?    差不多近500万贯!画凌烟的回到宋朝当暴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