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7章 一条一条的鱼儿都进网了 (第1/2页)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是八月中旬。 这一日,赵宁跑去格物院,与陈规商谈事务。 陈规说道:“陛下,目前京畿路通往陕西诸路、河东路、河北两路和京东两路的驿站,所有空缺的,已经全部补齐,每间隔七十里一个驿站,每一个驿站有马匹二十,多用从大理购买的马匹。” “若是会州现在燃起烽火,军报多少日可以抵达京师?” “会州距离京师有三千里,若使用急脚递,七日可抵达京师。” 七日可抵达京师,那说明中途的驿站基本上做到了每七十里一个了。 七十里这个数字可不是张口就来的。 在古代,骑兵行军一日,大约七十里,一般大军出征,不可能每次都备好全部粮草,有时候地方动员,便将粮草囤积起来,有或甚者囤积到驿站。 “河东、河北、京东都已经部署?” “臣核对过下面通报上来的公文,却有部署。” “如此说来,报社新闻在这些地方流通更快?” 陈规说道:“诚如陛下所言。” “此事颇为重要,你要派人盯紧一些,地方上不可能做到完备,若是中途出现问题,及时补充。” “是。” “上次跟你说的长安讲武堂一事,《军工总要》有安排过去吗?” “回禀陛下,已经安排过去。” “此事关乎到西北城寨、道路修建,灭西夏的关键在于后勤筑建,不可不察,现在银州正在建立防线,等时机成熟,朕会主动发兵灭夏,灭夏后,大宋要收回河西,河西已脱离中原数百年,必然需要大量移民,更加依赖城寨筑建,你八月走一趟西北,对西北工事做考察和指导,务必保证不要出问题。” “是。” “对了,还有河北砖窑的搭建,这一次扩大砖窑,是为了重建北方防御线。” “陛下放心,臣都会去处理妥当的。” 别看陈规平时不参与朝堂纷争,但他做的许多事都至关重要。 河北、河东的防线全部出自他之手,大宋驿站的补充和重构,也是他在做。 甚至砖窑的扩建,也是他在安排。 宋代除了一些大城是砖砌的,更多的城依然还是土夯的城墙。 砖墙真正普及是明朝。 这时,荆超走过来,说道:“陛下,高太尉在外面有要事求见。” “跟他说,朕马上出去。” “是。” 走之前,赵宁说道:“新的度量衡在军器监用得如何?” “许多制造工艺的确更加精准,现在东京大学工学院教授的也是《靖康新度量衡》。” 赵宁从格物院出来后,高俅连忙走过来。 “何事如此急?” “陛下。” “上马车说。” 高俅跟着赵官家上了马车,马车向宫里行去。 “臣刚打探到消息,衍圣公被邀请到嵩阳书院去讲学。” “衍圣公?”赵宁愣了愣。 孔府的人。 赵宁颇感到意外。 他差点将曲阜那家人给忘了。 从他穿越过来,一直忙着抗金,而衍圣公在宋朝的官职还并不算高,差不多也就八品。 衍圣公这个爵位是宋仁宗给的,但在宋朝只能算一个吉祥物,真正提高是从元朝开始。 到明朝的时候,衍圣公已经荣耀之极,经常私下嘲讽朱家是暴发户,不讲紫禁城的拿家子放在眼里。 不过在宋代嘛,孔府还是不敢嘲讽老赵家的,毕竟爵位都是老赵家给的。 “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几天,人已经到嵩阳书院了。”高俅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听闻当日嵩阳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