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4章 问罪高丽 (第1/2页)
靖康六年的开端,并不太平。 至少金国使者被骂吐血一事,传到燕京,引起了燕京的震怒。 真定府一带,双方开始厉兵秣马,虽说没有直接开战,却已经闹得人心惶惶。 而且就在靖康六年的开端,金国还发生了一件影响未来走势的大事。 金国最新的皇储确定了。 既不是完颜宗翰,也不是完颜宗望,更不是完颜宗磐。 而是仅有十二岁的完颜亶(dan)。 有意思的是,正史上,完颜杲死后,成为皇储的也是这个完颜亶。 之所以是十二岁的完颜亶成为新的皇储,其实也有它背后的原因。 完颜亶是完颜阿骨打的孙儿,他的父亲完颜宗峻是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 这是金国国内多方势力博弈之后的结果。 金帝完颜吴乞买是希望传位给自己儿子完颜宗磐的,但是显然大家全部不服。 而因为金国没有健全的继承人制度,其他人又有功勋在身,自然是也各怀鬼胎。 却也相互制衡,谁上位,对方都不服。 最后为了平衡大局,于是推出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长孙,停止了这场争论。 但是,随着宋金局势的发展,很显然金国内部的各个派系,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 而金兀术西征凯旋,完颜宗翰权力被剥削,新的局面正在悄然形成。 它们对宋金夏的大局,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靖康六年正月,就在金国责问大宋的问罪书还在路上的时候,大宋已经率先把金国骂了一遍,并且开始利用真定、中山、河间广泛的民意基础,将太原之战的原罪全部往金国的头上扣。 宗望一直在燕云和占领区推行怀柔政策,并且拉拢地方官绅、读书人和地主阶级。 但是太原之战结束后,大宋发动的这一场舆论攻势,显然比金国快了一步。 正月初一这一天的傍晚,庆源府兵马副总管李淬邀请虞允文一起喝酒。 李淬说道:“虞兄,我们都是粗人,有些事不太懂,随便问问。” “但说无妨。” “朝廷为何派你来这里,就是为了骂金人一顿吗?” “是,但也不是。” “那是为何?”李淬饮了一口酒,笑起来,“这边事不是应该靠拳头和刀剑来解决吗?若是靠嘴巴都能解决,还要我等军人作甚。” 他这话多多少少有些瞧不起虞允文的意思。 虞允文却面色不变地说道:“我说是,意思是的确就是为了骂金人一顿。” “那不是呢?” 虞允文笑道:“骂完之后,真定、中山、河间民间很快就都知道了,金军在太原横征暴敛,引起公怒,此与人心相违背,必遭更多人唾弃,而这两年,金国意图在民间拉拢人心,现在无疑有更多人心向我大宋了。只有让民间知道金军做了什么,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反抗。” 李淬听得不由得点头,他倒了杯酒,说道:“是我冒昧了,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 虞允文连忙举起酒杯,说道:“将军也知道真定、中山民间有抗金义士,只有披露金国更多残暴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