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7章 人死不能复生? (第2/2页)
是不符合逻辑的,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可将军却背水而战,为何能赢?” “这个问题,晚辈想问问武安君是何看法?” 白起耐心教诲道:“后生要明白,何为学。” “学是为了运用,就拿战场而言,排兵布阵的确讲究地利,可军队是在不断移动的,难道没山没水,就不能应敌了?” “韩信此法,乃兵法中所言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当一个将领能知道在何时何地,该用何种制胜之法付出行动时,他就离成为大将不远了。” “赵括读过书,但他不会用,所以他最多只能成为个谋士,而且还不一定有用。” “韩信知道,也会用,于是便有这背水一战,不得不说此人胆大心细,是个不错的将领。” 时空之镜的画面消失,周围的一切又呈现出长平模样。 “让三万新兵和俘虏为汉军去打二十万,这种和送死并无区别的战役,若讲究依山傍水,那他们在还没开打前就跑了。” “相反,若是让他们身处绝境,反倒能够发挥出陷阵士的实力。” “后世可知,何为兵法?” 白起问道。 江逸摇头。 白起带江逸,走向已经被围住,却不能动的赵军之间。 “兵法,是人根据各种战况、地形、风水等,总结出来的制胜之道,其源于战,出于人,也当由人不断完善。” “孙子兵法上就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 “可你看看这长平,我大秦兵力可有赵军十倍?” “无。”江逸摇头。 “那你认为,是赵括造就了这种局面,还是本帅造就?” “当然是武安君。” 这点也无需质疑,换了别人怕是都不敢想这种战术。 可赵括嘛,哪怕换个赵将出战,只要咬上了白起放的鱼饵,同样会被围。 饵可以有很多,且千变万化,在出战的前提下,能抵挡得住白起各种饵的,纵观华夏五千年,有几个将军能有这般实力? “战是源处,兵法是前人之基,但后人所为,是延伸。” “若本帅固守一成不变的兵法,那按照孙子兵法的意思,就得先分散赵军,再逐个击之,那不知得牺牲多少人。” “因此,后世可以读书学兵法,但不要像赵括一样盲目,就如同韩信此战,他的兵马比赵军少了十几万,却依然能围住赵军。” “若他只是一个死读兵书之徒,无论他看过多少,都无法实现此等创举。” 江逸听懂了白起的意思,就是不要死脑筋,否则人人笑赵括,但跟赵括,又有什么区别呢? “晚辈受教。”江逸拱手道。 “后生此行,不仅是找本帅对话这么简单吧?”烽火重燃的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