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5章 江逸的新提议 (第2/2页)
,人们把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 “这,岂不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等等!” 辛弃疾一下子,似乎又有了新的感悟,胸中像是有词性大发之感。 他立即让下人拿笔墨来,坐在亭子里挥笔潦草写下了一些内容。 江逸站在一旁静悄悄的,可不敢有丝毫打扰,万一打断了他的灵感,那自己可就是词中罪人了。 一念及此,他干脆打开时空门去到半个时辰后。 辛弃疾写完之后,这才发现少年不见了,询问一番,得知无人看到有人出去,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他想必就是这样来的吧。” 他望向还在下雨的夜空,微微一笑,可随即,又怅然若失。 “都怪我又来了词性,竟是怠慢了后世,也不知他还会来否?” “唉……” “后生,我还有很多想与你说的话,你还未告诉我,后世到底是怎样一番光景。” 辛弃疾忽地想:“莫不是后世来此的时间有限制,因此不得不和我分离?” “该死,我岂能如此浪费时间!” 他越想越懊悔,忽然之间,一道金光出现,周围的侍女和仆从都停止行动。 刚才消失的青年,再度出现在他面前。 他赶忙上前,对江逸说道:“后生,是我怠慢了!” “先祖无虑,晚辈时间尚够。” 江逸撇了眼辛弃疾的草稿,心想这会正是论词的好时候,就问: “那先祖,我们现在是论词,还是论世?”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词中自有万千世,论词和论世并无区别。”辛弃疾斩钉截铁。 “那,晚辈就斗胆,和先祖论词了?” 江逸建议道:“我们不妨,以词论古今?” “好,好!” 辛弃疾点头道:“这倒是颇有新意,我曾和不少人争论时局,但词论古今还是第一次!” “晚辈记得,先祖说的鹅湖之会一共有两次。” “其中第一次鹅湖之会,是我们华夏思想史上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也正是因为这次会议,鹅湖成为了文化胜地,先祖经常到那休憩游玩。” 辛弃疾抬眸回忆道:“是的,我还记得,当时朱熹的‘理学’和陆氏兄弟的‘心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朱熹的理学强调格物致知,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但陆氏兄弟则认为心即理,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主张尊德性,养心神,认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 “说到这,我倒是好奇,后世是如何想的?” 他巴不得马上把后世的情况问个遍! 江逸郑重答道:“后世主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话音落下,古今观众耳畔,忽然由远及近,响起了郎朗书声……烽火重燃的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