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2章 亲征还亲错了? (第2/2页)
之类的事情!” “朕就不!” 太宗皇帝脸色气得跟乌云似的,才不想听汉武帝的。 这不是摆明说他耽误了兵团的大战略吗? 可是想想,唉……怎么不是呢? 若是自己不在的话,就算是长孙无忌也敢奇袭! 跟他一同走过隋末的文臣武将,就没有一个是胆小的!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这点,是大宋朝廷永远学不会的。 这可是一个武将死战,文臣亦敢死战的朝代。 最重要的是,这群人还很会隐忍,会知耻而后勇。 渭水之盟打醒了贞观文武和李世民,于是就有了三年之内灭突厥! 太宗皇帝越想,越觉得,好像自己真是拖了点后腿? 要是他在李道宗提出奇袭的时候,让他率军试一试,或许真有奇效? 嗯哼…… 但是,他依然不打算承认错误。 “不过这一战,你打得还是很不错的。” 汉武帝略带赞赏地看向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白了他一眼,很不喜欢他用看后世的眼神看自己。 自己也是皇帝好吧! 好吧,看在是夸朕的份上,就原谅他一次…… “此战,高句丽迁徙户口7万人入关,大唐歼敌4万,基本消灭了高句丽主力,反观大唐损兵才2000。” 说到这,汉武帝突然有点羡慕太宗皇帝了,打一场战,不仅没亏多少,反而还带了七万多的劳动力,并给李治灭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虽说,这并没有达到大唐的战略预期,但也算是收获颇丰了。 只是在当时的大环境背景下,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勣、李道宗,都觉得没灭国,就算是失败罢了。 这事过后,李世民去到李靖的府邸问过失败的原因,得出来的和汉武帝所说的无异,李世民的亲征,让唐军失去了大部分的机动能力,没能彻底发挥出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世民出征前,还召见过李靖,对李靖说: “你在南边平定吴会,北边扫清沙漠突厥,西边安定吐谷浑慕容,只有东边的高丽没有征服,你意下如何?” 当时李靖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仍表示愿意从行,回李世民道: “微臣过去凭借天子的威力,做了点微小的贡献,现在已是残年朽骨,应该随从这次出征。陛下如果不嫌弃,老臣的病就要好了。” 李世民思前想后,看着李靖这么瘦弱衰老的身形,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若是李靖跟上,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没人能知晓这个答案。 或许,李靖会病死途中,或许李靖会劝谏李世民同意李道宗的奇袭方针,协助李世民打败东边的高句丽,完成攻灭八方之国的大战绩。 或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对于一个唐将而言,比起只能病死在长安,他更加希望,死在为大唐,为黎明百姓出征的路上……烽火重燃的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