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1章 春蚕到死 (第2/2页)
孩子们都能走出大山。” “像我一样啊?” 老教师笑着,露出只有少许牙的嘴巴,感慨道:“那要吃很多的苦哦。” “我不怕苦,老师您条件那么苦都能坚持留在这教我们,现在学校里的环境已经好很多了呢。” “现在啊,都没多少年轻人愿意来乡下教书了,你到这来,老师怕会耽搁你的前程,可惜我实在是有心无力了,否则,怎么也得为咱国家啊,多培养几代年轻人!” 一说到教书,老教师满是皱纹的眼睛就放起了光,说起话来的劲气也足了许多。 “老师您放心,这事啊,以后就交给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了,许多地方的乡村教师虽然少,但光是今年,选择到乡村支教的老师就有好几万人呢!” “好几万人?” 老教师欣喜地想要起身,却双腿一软又不由坐在了竹椅上,激动之前溢于言表:“有好几万人愿意投身乡村教育?” “是的,少年强则国强,这是千千万万的老师,教给千千万万个学生的道理,我们现在懂得了这个道理,也想把这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陈小莲感受到,老教师握着自己的手充满了劲道,知道她是真的激动了。 “好啊,好!” 老教师笑道:“真要这样的话,我死也瞑目了,我还一直担心,要是没有年轻人愿意来了,那那些还无法走出大山的孩子们该怎么办啊?” “他们买不起城里的房子,也很难走出去,要是没个老师教,可怎么得了,可怎么得了啊!” 说着说着,老教师的眼角就流下了泪来,泪水划过她满是皱纹的脸颊,苍老的眸子里尽是沧桑,和对乡村孩子的担忧。 这,也是现代,千千万万个扎根在乡村教育的老师,最担心的问题。 他们扎根乡村数十年,亲眼见证了乡村教育的沧海变迁。 有越来越好的,也有渐渐没落的,每次看到没落时,他们都生怕,这一方土地上,仅仅只有几个的学生,会被这个社会抛弃,会没有老师愿意来教他们。 不是谁家都有能力走到城市,每个人生来都享有教育的权利。 乡下的孩子虽然少了,但哪怕只有一个,老师都有存在的必要啊。 无数的乡村教师,都在头疼这个问题,他们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为的就是能将乡村的孩子们,送上高等教育的学府,可以拥有更好的命运。 可是……可是他们,也会老啊,也会春蚕到死丝方尽啊! 到那时,要是还有学生,却没有老师教,该怎么办啊? 老教师每每想到这里,都会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现在好了,村里总算又来了个老师,虽说不知道能待多久,但哪怕是一年、两年,也能让孩子多学习到一点知识,不至于做文盲或弱后于人太多啊。 一念至此,老教师噙着热泪,既满是慈祥,又心疼地看向自己的学生,颤巍巍道: “孩子,老师怕你在这里吃苦,可又怕……那些曾经像你一样的孩子,没有出路……” “你说老师,到底该怎么想……才好?”烽火重燃的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