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_第1238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8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第2/2页)

    “难道就我在害怕会再多个八百字出来吗,可别又让我们总结范先祖治理水患的经验啊,那可就凉凉了兄弟们。”

    “卧槽,你这么一说也是,我突然后背有点发凉!”

    学生们的心都跟着紧揪起来,这哪里是在看文化节目啊,简直像是在等待阎王爷的审判。

    如何让观众们对一个节目失去兴趣?

    答案是:让他们写观后感。

    所幸,这是学校的强制性任务,现在就算学生们再怎么不想看,也还得看。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退了出去,打算等哪个同学写好了,借过来借鉴借鉴。

    “那都是景祐元年(1034年)的事情了。”

    范仲淹回忆道:“当年苏城连续下了数月的雨,江湖泛滥,积水无法退散,致使许多良田不得不被废弃,当时百姓们,可是颗粒无收啊。”

    一想到这些灾祸,范仲淹眉头皱成了倒八字:“老夫到那里出任知府时,百姓们已经饿了许久了,大水一来,粮食就很难储存,当时的百姓们苦啊,不少百姓还不幸死在了洪水中,有的更是饿死,尸体泡在了水里腐烂发臭。”

    “再那般下去,必会染上疾病,老夫初到时,也倍感棘手。”

    江逸仔细注意着范仲淹的表情,从他的神色中不难猜出,当年那场水患的严重程度。

    也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的人,才能写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五月下旬。

    睦州初夏的阳光照射进一座府邸,范仲淹坐在主位上,拿着一份朝廷调令面露沉思:

    “好端端的,为何要将本官调任苏城?”

    “范知府,这莫非不是一件好事?”

    一旁的寺丞劝道:“姑苏乃富饶之地,又是您的故里,能够出知故乡,是多少士人梦寐以求的,此乃真正的衣锦还乡,说明朝廷要重用您啊。”

    “话虽如此,但我朝官员任命向来避免本地,虽说朝廷重用,但我自认没有立下过大功,这般任命岂不受之有愧?”

    范仲淹得知自己升职,第一时间想的反而是自己能不能胜任,对他来说,能不能做好一个地方知府,比他升不升职更重要。

    别看都是知府,但苏城的知府和一般的地方能一样?

    话罢,范仲淹果断放下调令,起身去拿纸笔,打算写辞表。

    “范公且慢!”

    身旁,来传调令的推官语气沉重道:“您只怕还不知道,苏城水患已逾三月了!”

    “什么?”范仲淹愕然驻足。

    “下官也是方才得知,去年苏城暴雨,到如今已连绵数月不退,农田被毁,灾民多达十万余,朝廷此时调任范公过去,也是知道范公有治水之能啊。”

    “若是范公推辞,苏城的百姓将何以为继?”

    这不是范仲淹第一次治水了,他曾在海陵主持修筑了捍海堰,救助百姓于水火,当地人为了感佩他的首倡之功,已经把这座堤坝命名为

    “范公堤”。

    范仲淹听说苏城竟有这般大难,刚要拿笔的手停了下来。

    “范公,苏城……需要您!”烽火重燃的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