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_第1275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75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 (第2/2页)

:“这不就是拉帮结派吗?”

    “看来范仲淹为人也不怎么样啊,到一个地方当知府,就把当地的臣子都往上推?这未免有私建党羽之嫌!”

    “就是,看来范仲淹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我还以为他是真的知人善任,大公无私呢,现在看来,他推荐的人大多都和他有交集,是他的朋友啊!”

    这种观念一出现,瞬间犹如决堤的猛兽刹不住车,越来越多的人说道:

    “我总算是知道范仲淹的不足,范仲淹也是个伪君子!”

    “呵呵,破案了兄弟们,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居然也塌房了!”

    ……

    就在观众热议之时,没有收到提醒的江逸,不知觉中又加了一把火。

    “当时,因为苏麟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城里,所以没有得到提拔。”

    “后来,苏麟就向您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您当即理解了他的心情,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之后苏麟也得到了升迁。”

    观众们至此终于明白,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诗的出处,原来还有这么一个背景。

    一些学生们像是发现了宝藏似的,赶忙拿起早已放在桌上的笔,把这句诗背后的典故草草地记录下来,打算下次考试的时候写作文用。

    嘿嘿,素材又多一笔!

    不少学生心满意足,这场现象直接导致,来年国考的语文作文里,涉及到了许多就连考官都有些不太清楚的典故出处,且大多文采斐然,无论是哪种题材的作文,都有学子能够引经据典,博古通今。

    典藏华夏以一己之力,拔高了全国作文题的水平。

    但范仲淹在举荐方面的所作所为却饱受诟病,为什么不是举荐手下就是举荐朋友?

    风评越发趋向于,看似一生清正的范仲淹其实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江逸察觉到这些质疑,把这个争议告诉给了范仲淹。

    范仲淹闻言一笑:“老夫自认无愧于百姓,这一生所举荐之人,皆注重人品而不拘小节。”

    “有气节才智的人,决不会拘泥于琐细的小事,如孙沔、滕甫等人,他们都犯过一些无伤民生的错误,老夫依然给予尊重。”

    “老夫所选用的幕宾僚佐,都是一些被贬官而尚未复职的人员,这是因为,有才能而无过失的人,朝廷自然会任用他们。”

    “而这些不幸因为一点小错受过处罚的可用之才,如果不趁机起用,让他们可以为江山社稷继续施展报复的话,就要变为废人了。”

    “至于后世所质疑的任人唯贤,那更是子虚乌有之事。老夫结交的朋友绝无品德上的过失,老夫举荐上去的人必有过人之处,朝廷若是不升用必会屈才,何必在老夫手下浪费了才能?”

    “老夫愿意和富有贤明者打交道,他们也愿意与老夫交往,老夫可亲试其德,量其才,若不举荐这些合格之人,莫非要举荐陌生之人不成?”

    “至于部分人所说的结党营私,则更是偏见之言!”烽火重燃的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